许多“ 80后”企业家在传统教育体系中从未得到认可。 三项纪律制裁和未通过15项考试。 这是戴志康大学四年的成绩单。 在李翔看来,这恰恰是“ 80年代后”一代的互联网精神:完全无视别人认为必须遵循的传统,打破常规,只做最正确的事情。
没有互联网,“ 80后”就不可能在短短三到四年内迅速完成原始积累。
戴志康:他在23岁时成为百万富翁。
[戴志康,1981年生于黑龙江。 他于2000年考入哈尔滨的一所大学,并于2001年开始了自己的事业。康胜世纪的首席执行官]
不用花小笔钱就买大件物品。 如果您做出决定,请不要更改,也不要后悔任何错误。 ————戴志康
抽中南海香烟,吃一个大食堂,穿上高中时代的运动服,看起来又小又老,头发通常蓬松卷发。 也许只有当您看到他坐在那辆银色的宝马汽车上,并在办公室里用灼热的眼睛看着他的下属时,您才意识到戴志康并不是一个沮丧的年轻人。
他在19岁之前在家教书,第二年进入大学,并在20岁时逃离学校。他在22岁时仍然是个贫穷的孩子,并在19岁时成为百万富翁。 23.
上大学后仅一年就搬出去
2000年,我申请了哈尔滨大学的传播专业。 戴志康认为,他精通计算机。 如果您熟悉交流,那么您毕业后一定会成为抢手的人才。
在戴志康的眼中,教师应具有个性和魅力,例如旺盛的朝气和宽广的胸怀。 我在学校遇到的老师总是说话慢,做事也慢。 在黑板上写几句话需要两三分钟。 这些话还没有结束,所以我在下面开始聊天。 戴志康认为这样的效率不会使他受益。
2001年9月,二十岁的戴志康从学校搬出,在外面找到了一所房子,每月租金为300元。 他每天开始15个小时。工作,搞定自己的想法。
开办企业的费用为每月800元
自2001年秋季以来,每月800元的费用已 持续了几年。 那时,互联网开始流行。 戴志康通过互联网了解外界。 他开始对将陌生人联系在一起的在线社区产生兴趣。 他希望开发一套可以自动生成社区的软件,以便即使是不了解技术的人也可以对其进行管理。 如果有人在自己设计的社区中聊天并结识朋友,那是一种“特殊的成就感”。